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司法监督 >>正文

发挥六大优势 创建六大机制 浙江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显著

时间:2021-03-11 作者:佚名来源:西藏自治区司法厅

  近年来,浙江省紧紧围绕把社区矫正对象教育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中心任务,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社会支持、群众参与有机统一,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全力推动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任务的有效落实,走出一条社区矫正社会化的新路子,极大缓解了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紧缺的困境,为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作出积极贡献。

  目前,浙江省社区矫正小组3.8万个,社会志愿者4.7万人,社会化教育帮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12月底,浙江省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9.2万人,解除矫正35.6万人,现有社区矫正对象36720人,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为0.083%。

  发挥党员先锋优势,建立“党建引领”机制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握高标准打造红船圣地、党建高地和党群服务基地的契机,围绕社区矫正社会化建设,发挥党员先锋优势,将矫正工作纳入社区治理网格。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小组长等骨干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创新开展“先锋助矫”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组织引导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先锋助矫”,促使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助推社区矫正工作稳步发展。如嘉兴市线上线下共招募“先锋助矫”党员志愿者1.8万余人,组建“先锋助矫”帮教团82个,党员志愿者与社区矫正对象结对帮教率达100%。宁波市北仑区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日”活动形成的干部志愿服务社区矫正工作的“红领模式”,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为骨干,先后结对帮扶社区服刑人员320余名,无一人再犯罪。

  发挥专业化优势,建立“一县一品”机制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等六部委《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紧密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民风民俗和社会组织发展状况等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以打造“一县一品牌”为抓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探索形成了“专业+”、“行业+”、“协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品牌化发展新格局,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社会化水平。全省有66个县(市、区)向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和行业协会等购买社区矫正服务,覆盖率达到74.2%;有53个专业社会组织、24个社团组织和31个行业协会参与社区矫正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等工作。省司法厅主动对接“浙江省关心桥教育公益基金会”,启动实施“关心桥驿站”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10万元,累计帮教帮扶社区服刑人员4100余名,得到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家军批示肯定,被评为第五届“浙江慈善奖”。

  发挥网格化优势,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机制

  省司法厅总结提炼“G20”大会和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平战结合的安保经验,充分发挥网格化优势,积极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主动将社区矫正工作融入“四大平台”和“全科网格”建设。省委政法委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平安考核内容,全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网格化管理,把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教育、帮扶活动全面纳入“微网格”,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上门走访,实时动态监控,并协助开展调查评估、查找脱管人员等工作,进一步夯实社区矫正基层基础,为确保重要节点时期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提供了机制保障。如丽水市实现2568个社区矫正工作站与基层治理“全科网格”融合,加强网格员“常态化”入户走访教育,落实“一网一格,一格一责”,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实现“零脱漏管”。义乌市将矫正对象的监管纳入“一村一辅警”网格管理重要工作内容,880多名矫正对象实现监管全时空、无死角。

  发挥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优势,建立“菜单式帮扶”机制

  浙江省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35岁以下占比82%、本科以上占比达到91%,年轻的新生代与承担监管执法职能的社区矫正机构国家工作人员形成了较好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的良性互补,进一步优化了矫正人才结构、保障实际工作需要、满足社区矫正对象各类服务需求、推进基层矫正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近年来,浙江省社区矫正机构持续推动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以“公益、自愿、无偿”形式,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情况,建立“菜单式帮扶”机制,在就学、就业、责任田落实、参加社会保险、开展困难救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协助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活动,全力推动《社区矫正法》帮扶规定落地落细落实,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再社会化的良性转变,实现了思想矫治与行为矫正同步同拍,取得了回馈社会和重铸人生的双赢效果。省司法厅与团省委联合开展“社区矫正阳光志愿者行动”,发挥团员青年作用,结对帮教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引导其注册成为“志愿汇”成员,与团员青年一道参加社会公益等活动。全省4.7万多名志愿者结对帮教辖区内的社区矫正对象,服务项目有8大类300多项供社区矫正对象选择,有力提升了社区矫正教育帮扶质量。

  发挥智能化优势,建立“智慧监管”机制

  “自助矫”、“智慧矫”、“移动管”、“天网查”、“精准治”五位一体实战平台,实现“平时”精准帮教,“战时”智能监管,平时”做到“三个无”:一是档案信息流转无缝隙,实现矫正对象从入矫到解矫全流程、全时段网上流转。二是监管执法无死角,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配备司法E通,专机安装“浙里矫”APP,实现监管、执法、核查24小时无死角。三是帮扶教育智能无纸化,安排矫正对象安装“之矫汇”APP,实现学习教育随时随地。“战时”做到“三个有”:一是有电话机器人配合人工对矫正对象开展24小时电话巡查,及时发现、预警异常情况。二是有“四个平台”系统,对矫正对象行动轨迹精准监控,进入敏感区域、产生异常行动等自动报警、自动响应、紧急处置程序。三是有法治联盟链保障,建立矫正工作共识机制和矫正信息共享、智能合约响应、矫正信息密钥体系,为刑事执行数据验证、存储、交互提供技术支撑,基本实现了执法行为智能化,执法管理系统化,执法流程信息化,执法案卷数字化。

  发挥亲情帮教优势,建立“亲亲家园”机制

  《社区矫正法》规定“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确定矫正小组,负责落实相应的矫正方案”。浙江省积极探索推进社区矫正“亲亲家园”工作,将矫正对象的监护人、家庭成员和亲属亲友作为社会力量之一精准导入社区矫正工作中,列入矫正小组成员,发挥独特亲情优势。“亲亲家园”依托社区矫正机构与司法所力量,旨在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亲属亲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亲情、友情力量的感化帮助作用,确保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方案成功实施。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亲属亲友良性帮扶支援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构建了以“1个矫正委+16个成员单位”为中心的多元帮扶组织架构,以“关爱之家、修心之家、温馨之家、义工之家”“四个家”为主体的工作模式体系。去年以来,湖州市推广社区矫正“亲亲家园”活动,共组织开展集中宣讲141次,调解社区矫正对象家庭矛盾289人次,解决家庭困难121件,向家属发放宣传册页2.3万余册等,社区矫正对象违纪违规率同比下降61%。

  


原文链接:http://sft.xizang.gov.cn/xwzx/ywxx/sqjz/202101/t20210126_189526.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fms.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