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被免密”侵犯消费者权益
王 琦
近日,山东青岛市民李先生向《工人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账号“失窃”的经历。李先生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提醒,才发现平台账号被盗,对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了5000多元。他认为,这种事关会员安全的操作提示应该设置在明显位置,不能让消费者糊里糊涂“被免密”。
在数字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免密支付功能因其便捷而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一功能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安全隐患。从消费者“被免密”的乌龙事件到不法分子的盗刷案件,都警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并采取措施,以防“免密支付”成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隐秘角落。
免密支付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支付过程中的繁琐操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免密”,甚至因此遭受经济损失。这背后,既有平台或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诱导式操作,也有消费者对这一功能风险认识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平台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往往采用小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授权了免密支付。这种做法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为严重的是,当消费者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取消该功能时,却往往面临操作复杂、难以找到取消入口等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也助长了部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共同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首先,平台和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并提供醒目的提示信息。同时,应简化取消操作,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
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平台的监管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有力惩处,从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免密支付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使用技巧和风险防范方法。
最后,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设置手机锁屏密码、下载App或使用公共WIFI时,应保持高度警觉。此外,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并通过银行或平台挂失相关账号,及时修改密码以降低损失。
总之,免密支付带来了便捷,但也伴随着风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pingan.org.cn/zflt/609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对AI技术滥用风险要提高警惕
下一篇:污染物治理须与时俱进
- 子洲县城投公司及三成...2020-05-07
- 以更大的决心和行动解...2020-04-30
- 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2020-04-30
- 联防发布会:重点场所...2020-04-30
- 青岛人 如需知识产权...2020-04-29
- 名人直播带货应承担代...2020-04-30
- 垄断市场令人不齿,3...2020-04-30
- 疫情更凸显预付卡风险2020-04-30
- 力戒形式主义,打好全...2020-04-30
- 警企携手筑防线 春寒...2025-04-21
- 东风派出所“把脉问诊...2025-04-07
- 东风派出所深入生产一...2025-04-07
- 是“正常执法”还是“...2025-04-04
- 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2025-04-02
- 东风派出所进企业,筑...2025-04-01
- 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2025-03-26
- 执法内参通知2020-09-24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2020-07-15
- 温县汜水滩村有人偷挖...2021-05-24
- 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2020-11-25
- 公安县人民法院推诿并...2020-06-17
- 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2020-11-25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2020-05-26
- 致滕州市人民政府马宏...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