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法制天地 >>正文

张掖市民乐县:激活县域法治“小细胞” 打通社会法治“大脉络”

时间:2024-09-03 作者:佚名来源:甘肃政法网

  今年以来,张掖市民乐县坚持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以改革推动法治建设,以法治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激活深层法治“细胞”,蹚出了一条具有民乐特色的法治建设之路。

  

  夯实法治根基

  为法治民乐建设“蓄水赋能”

  

  不断深化法治民乐建设生动实践,以高水平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升法治素养促履责。制定印发《民乐县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提升年行动方案》,创新实施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头雁工程”,举办全面依法治县业务骨干培训班,开展“百场法治大宣讲”活动,在电视台开通“普法伴你行”栏目,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

  

  强化统筹协调聚合力。协调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印发《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文件,逐项分解落实任务,压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10项,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创新法治督察促落实。探索组建法治督察队伍,采取“书面通报、闭环整改、回头看”三步走督察整改模式,对67个部门单位和10个镇开展法治督察,建立法治督察反馈问题点对点包联指导机制,全力抓好问题整改及重难点工作突破,推动法治建设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抓深依法行政

  为法治政府建设“划线立规”

  

  民乐县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增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助推打造开放高效规范阳光政府。

  

  筑牢依法决策“法治屏障”。制定《民乐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组建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库及合法性审查专家咨询委员会,创新合法性审查“一图一清单一指引”工作标准,采取“部门初审+司法局再审+政府决策”的审查模式,为政府依法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织密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在全市率先推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导师制”,从县直部门选派18名“业务导师”,常态化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业务学习、执法办案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选聘以法官、检察官、律师及行业代表为主体的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对重点执法领域开展执法监督,评查行政执法案卷,督促行政执法单位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探索争议化解“最优路径”。建成“1+1+10”行政复议便民服务网络,全面推行行政复议委员会、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和行政复议人员集体研究的三级办案模式,落实“简案快办”“繁案精办”“要案慎办”机制。

  

  推进全民守法

  为法治社会建设“聚力增效”

  

  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要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建强队伍强实力。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挂牌评选“法律明白人”1365户、“学法用法示范户”356户,组建“金牌普法讲师团”及普法志愿者队伍12支,打造点单式精准法治宣传品牌“小司说法”,着力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聚焦重点出实招。创新实施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护苗工程”,严格落实在校学生“3、1、5分钟”法治教育机制,择优选派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部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举办法治副校长专题法治课、法治讲座,发放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促进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日常。

  

  文化赋能强实力。按照“县域有特色”“一镇一品牌”“一村(社区)一主题”的工作思路,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一条街等法治文化阵地,打造城南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把群众法治意识、思想道德的“里子”和城乡“颜值”、民生福祉的“面子”同步推进,走出了“崇尚法律、淳化民风、依法治理”的新路子。

  

  做实法律服务

  为民生幸福加码“合帽增温”

  

  以“均等普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为目标,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获得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打造高效便民“服务站”。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172个,新建乐民新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法律咨询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基本功能,为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精心打造“城区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

  

  完善法律援助“惠民网”。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助力农民工”等系列活动,开通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创新实行“五个优先”“五个当天”便民措施。深入推进与公、检、法等部门沟通衔接机制,建立法律援助律师派驻看守所、法院、检察院值班制度,实现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

  

  探索公证便民“最优解”。依托11个司法所建立公证联系点,在联系点推行公证联络员制度,通过定期坐班服务、电话、微信视频解答群众咨询。深入实施“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不动产登记、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采取“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减次数”的“五减”便民举措,推动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有效提升。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1003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fms.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