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风骨石中见
□ 野山
石之美者曰玉,这美是真的美;石之滑者曰砚,这滑却不是真的滑,而是平滑之意。苏轼评说,砚要“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坑坑洼洼的石是不成砚的。
砚台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具,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是书写和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生无田食破砚。”砚对文人来讲,是他的生命所系,和所有的寄托。陈继儒在《妮古录》中所说:“文人之有砚,如美人之有镜,一生之中最相亲傍。”
但也有弃之如敝履之时,比如“包公掷砚化渚洲”:清廉的包公掷砚于波涛,丢弃了名贵的砚台,留下了高尚的品格。这也反衬了砚台的名贵,若送他一根鹅毛,想必会被欣然接受而不至于掷于风中的,毕竟礼轻情意重,且不伤廉洁操守。
近日再次造访眉山三苏祠,在家风馆里,于三篇砚铭中见识了苏东坡对砚的喜爱和赋予苏家的风骨。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讲:“题于器为铭。”故题于砚上的自勉、励志之言,可称砚铭。砚是每日读书写作、批办公文必用的,铭文也是每日必见的,所以有人说“一砚一春秋,砚铭见风流”。
三苏祠里推介的苏轼砚铭,一曰《天石砚铭》——“一受其戒,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32个字,使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风骨泠然、不流于凡俗的君子形象跃然而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其写照。
二曰《迈砚铭》,这是苏轼为儿子苏迈赴任时特制的。铭曰:“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分别体现了苏轼对长子的期许与谆谆教诲:用这方砚台来学习圣贤之道要如饥似渴,用这方砚台来求取仕途进步要保持警惕,用这方砚台来治理财政要想着让利于民,用这方砚台来书写判决文书要想着多给他人活路。如此践行,孜孜以求,慎微慎独,与民休息,忠信慈惠的清官形象遂呼之欲出。后来苏迈也不负父望,史载“迈公有政绩,后人立景苏堂仰之”,确是好官。
三曰《迨砚铭》,这是苏轼赠予二儿苏迨的。铭曰:“有尽石,无已求。生阴壑,闷重湫。得之艰,岂轻投。旌苦学,畀长头。”大意是好的砚石藏于沟壑深溪之中,得之不易,是珍重之物,不要辜负。以此送给儿子苏迨,意在表彰其读书刻苦。“长头”,那是二儿的乳名。慈父的拳拳爱意展露无遗。苏迨后来成为宋朝大臣、文学家,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这番夸奖鼓励。
苏家家风“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从这三方砚台,可以得见苏家风骨之一二。
后世人称:“人以砚为用,砚以质为本;砚以铭为贵,铭以名为上。”苏轼题铭的三方砚台如今已不可寻,但铭文流传后世,仍可作为今人为学、为官,特别是为人的座右铭。(作者单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sbgw/20241129/29277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地方动态丨山东、福建...2020-05-28
- 高邑县法院首例网络庭...2020-02-11
- 大促之下,碧桂园深圳...2020-06-24
- 夏季不知何处游 “重...2020-06-22
- 文明出游:比热闹更重...2020-06-22
- 吃完上家吃下家,房东...2020-06-28
- 危楼高百尺 凌空倚崖...2020-06-22
- 少数人才知道的户外旅...2020-06-22
- 陕西境内你所不熟悉的...2020-06-22
- 是“正常执法”还是“...2025-04-04
- 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2025-04-02
- 东风派出所进企业,筑...2025-04-01
- 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2025-03-26
- 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2025-03-26
- 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2025-03-26
- 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2025-03-26
- 执法内参通知2020-09-24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2020-07-15
- 温县汜水滩村有人偷挖...2021-05-24
- 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2020-11-25
- 公安县人民法院推诿并...2020-06-17
- 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2020-11-25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2020-05-26
- 致滕州市人民政府马宏...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