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警示之窗 >>正文

延伸平安触角 守护万家灯火 ——陕西公安机关扎实推进“百千工程”走深走实

时间:2024-12-10 作者:佚名来源:陕西政法网

  

  虽入冬月,寒意渐浓,但在社区暖心警务会客厅里,民警和群众围坐在一起,共话家常,分享着安全知识;在城市街头,警务站警灯闪烁,民警时刻守护着群众安宁;在乡村田野,民警走村串户,访民情、解民忧,为村民提供有特色有成效的警务服务……一幅幅百姓和乐、警民和谐的画卷映入眼帘。

  今年以来,陕西省公安厅坚持以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把夯实公安基层基础作为重中之重,以建设标准化、责任清单化、发展智慧化、能力专业化、保障现代化为重点,着力打造130个标准化示范派出所,通过抓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全省1000余个派出所争先创优,实施公安派出所提档升级“百千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公安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派出所主防”职责落地见效。

  深化警务改革 激发基层活力

  “以前办理驾驶证审验业务要到40公里外的县城交管大队车管所,往返近3个小时,现在在家门口的派出所几分钟就办好了,真是方便。”11月25日,陈女士在榆林市佳县公安局金明寺派出所办理驾驶证换证业务,拿着崭新的驾驶证,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百千工程”的有力抓手,“交所合一”打破原有壁垒,实施所队融合,优化职能配置,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的各自为战、警力不足等基层警务难题。全省249个派出所实现“交所合一”,113个派出所开办交管业务,“1+1>2”的治理效能在基层得以凸显。

  全省公安机关立足内涵能力提升,以标准化为基础、清单化为手段、智慧化为核心,制定实施方案,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在建设标准化方面,按照“城区、乡镇、治安、交所合一”分类型制定了《建设指引》,为今后一个时期派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制度架构和标准体系。

  今年以来,陕西省公安厅先后召开全省治安工作暨治安系统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会议、举办全省公安派出所“百千工程”大讲堂,解读相关文件、建设标准、责任清单、激励措施等,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建设暖心警务会客厅,建强公安最小作战单元,最大限度提升一线警务效能。

  “文华学校周边工地较多,且处于十字路口,建议派出所在孩子上下学时加强巡逻防控,保障学生上下学平安。”11月1日,咸阳市民李女士将自己的建议放进咸阳市公安局秦都分局茂陵派出所暖心警务会客厅的微建议框中。这面墙上,除了微建议,还有微心愿、便民条、便民工具记录等板块。

  西安鄠邑晋侯村、铜川耀州东站社区、榆林榆阳夫子庙、杨凌职业学院的暖心警务会客厅及咸阳长武围绕“果园警务”打造的暖心警务会客厅,紧贴群众需求,搭建沟通桥梁,提供便民服务,深受群众欢迎。据了解,截至10月30日,全省各地建成暖心警务会客厅1345个,累计接待群众78万余人次,提供公安政务服务12万余人次,提供紧急救助10189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3110起。

  如今,暖心警务会客厅已经成为陕西公安警务前移、服务百姓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做优“主动警务” 夯实基层基础

  “杜警官,我们店门口有个小孩迷路了,你们赶紧过来看看。”11月19日,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唐延路派出所群防群治工作队队员给民警杜凯威打去电话。杜凯威和辅警方思程迅速到达现场,通过社区微信群发动群众寻找线索,最终,成功联系到孩子家人将孩子安全送回家中。这是唐延路派出所开展“百千工程”,积极落实主防警务、民生警务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派出所主防基石,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持续深化“两队一室”改革,让更多社区警力“沉”下去,让智慧警务更好赋能基层警务。

  陕西已完成所长进街道(乡镇)、社区民警进村(社区)“两进班子”工作,“一村(格)一警”做到全覆盖,实现了村村见警、格格有警,城乡社区警务与综治网格管理进一步融合发展。各地按要求配齐辅警或警务助理,积极打造“1名社区(驻村)民警+若干辅警+网格员+保安员”等综治力量组成的社区(驻村)警务团队。

  与此同时,延安在全市推广运行“一村一警一档”机制、汉中西乡推动成立“白马联防”“志愿红+警察蓝”“景+警互联”等一批群防群治组织、商洛积极构建“社区民警+村组干部+片长楼长”最小网格作战单元、铜川市王益区推行警务社务双向互动有机融合的“十三网合一”机制、西安市未央分局大明宫派出所探索打造“最小共治单元”“公律联调”“少年警队”等基层治理品牌,从而全面推进城乡社区警务与综治网格管理一体化融合发展。

  省公安厅细化出台《主防责任清单》《社区警务工作责任清单》和《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明确了派出所6个方面27项主防责任和社区警务12项具体职责。依照责任清单,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推动社区民警到社区任职,推进警格、网格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改革紧跟民意走 警务紧贴民生转

  全省公安机关持续深化公安改革,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做优数据服务、做强基础应用,推进数据融合,做到“一次录入、全网共用,一键登录、全网通行”,更好赋能实战。

  渭南、安康建成基础管控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实现派出所工作归口下达、归口考核;西安鄠邑和宝鸡渭滨明确派出所办简案、刑侦部门办繁案模式,派驻法制员前置把关,配套建立了移交、考核机制;咸阳、渭南、榆林及机场公安局指导派出所利用大数据平台,研发高频场景实战模块;宝鸡金台分局陈仓派出所搭建警情感知、隐患预警、场所人员管控等数据模型,取得了“实用、管用、好用”的效果。

  11月25日一大早,西安市民刘琰来到莲湖区出入境大厅办理护照业务,走进大厅就有热情的民警前来帮助她。得知她的护照不久到期后,民警引导她前往服务窗口办理,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这些温馨的服务让她倍感温暖。

  全省公安机关努力提升公安政务服务群众的水平,依托“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事项361项,全面实行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2023年以来,共服务企业24万余家,为企业节约经费1.05亿余元。

  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实现“跨省通办”,驾驶资格考试“跨省可办”,机动车登记“一证通办”……一系列惠民生、促发展、暖民心的新举措,打通了便民利企的“最后一公里”,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马文青)


原文链接:http://www.sxzf.gov.cn/html/14/1464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fzx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