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民生民意 >>正文

善款岂能是笔糊涂账?

时间:2020-02-11 作者:来源:

田宇

吴花燕募捐事件还在发酵。近日,民政部对公众质疑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为贵州女大学生吴花燕募捐一事作出回应,约谈并督促儿慈会向社会公布募捐和善款使用的情况,表示将进一步调查了解,根据情况依法依规采取必要措施。从关注到同情再到质疑甚至愤慨,爱心人士的心情何以坐上了“过山车”?

毋庸讳言,吴花燕的遭遇令人惋惜,值得反思的地方有太多太多,比如媒体报道有失偏颇,自媒体募捐缺乏公信,别有用心之人消费悲剧,等等。然而,相比之下,以公益众筹为核心的慈善机制的表现尤其让人失望。公众不禁要怀疑,如果没有舆论的关注,剩余的善款是不是就要石沉大海;倘若没有监管部门的介入,是不是谁都能发一笔“慈善财”?

回应公众的这些疑惑,说难其实并不难,把善款明细一晒便知。问题就出在,从发起人资格,到资金使用透明度,再到余款处理,公益募捐的整个链条如同“黑箱作业”,即便是爱心捐赠者对善款的去向和用途也很难掌握。这其中,固然有善款流转、管理、使用方面的成本考量,但也给借机圈钱之人以可乘之机。一旦善款或挪用、或截留,肥的是不法之徒,伤的却是捐赠者,最终受害的将是全社会。

慈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一门钻营的生意,更不能是一本糊涂账。不可否认,近些年来慈善领域消费悲情、善款不善用等现象呈高发态势。比如,罗尔事件中当事人涉嫌骗捐、诈捐;再比如,水滴筹员工在医院扫楼筹款、按单提成;又比如,吴花燕的筹款界面上全凭发起人9958一家之言。我们固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因为慈善个案而拒绝释放善意。但反过来看,只有严查“猫腻”,堵住漏洞,才能让爱心有处安放,而不是白白流失。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最好的说明书。为什么能擅自打着当事人的名义展开募捐?为什么筹款百万余元却仅拨款两万元用于救助?高达6%的项目执行成本经不经得住推敲?“用于0-18岁困境大病儿童的医疗资助、心理关怀及生活助困费用”的慈善机构为什么能够为23岁的吴花燕募捐?民政部此番回应的关键,也正是要让阳光驱散迷雾。如果反复消费透支、捂着事实真相、任由谣言四起,那么就会陷入“塔西佗陷阱”,颜面扫地、公信尽失。

没有公开就没有监督,没有监督,权力就会无限膨胀。慈善是一种基于人性光辉的高尚选择,而回报这份高尚,既需要善款善用,更需要公开透明。只有更多的公开透明,才能更大程度的守护社会的公义。善款不应再是一笔糊涂账,慈善不该“灯下黑”。把善款明细公之于众,才能让更多人的参与进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fms.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