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民生民意 >>正文

于漪:教师心中要有中国的灯火

时间:2020-02-11 作者:来源:

  【新春访名家】

  腊尽春来,寒梢花开。春节前夕,记者如约来到于漪老师家中拜访。刚出电梯,就见于漪老师笑盈盈地立在门口。一身居家棉服,鬓发打理得一丝不乱,目光清亮有神。

  来啦,快进屋!一边说着,不由分说就把我们往屋里领,招呼家人泡茶。91岁的老人身形清癯,脚步轻快,话语干脆。来之前有些担心她的健康,此刻放下了心。

  我一直看光明日报,经常读你们写的文章,对复旦大学钟扬老师的报道特别好,就是要多传播这样的优秀教师的精神。一落座,于漪老师就主动关心起我们的工作。上午的阳光正好,照进房间,更显出冬日的温暖。

  2019年下半年我生了一场大病,断断续续住了五回院,这几天刚好一些。前两年我还能每天上班,今年怕是做不到了。于漪说,基础教育是很平凡的,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是实实在在的草根教师。我这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培养学生,一是培养教师。

  1929年出生,经历过少年时代的家国苦难,于漪对国家和人民这两个词有更深刻的体会。什么是苦难?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格外珍惜今天的生活。抗日战争的时候,我跟着爸爸妈妈逃难到乡下,夜里黑灯瞎火磕破了下巴。那时候哪有药啊?炉子里抓一把草灰敷上,现在还留着一道疤。说着,老人扬起脸,下巴一处疤痕清晰可见。

  这些年,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都清醒。说到底,我的工作就是坚守一个新中国教师的本分。于漪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从教近70年,写下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她的教龄与新中国历史几乎同龄。从课堂授课到教育改革,从呼吁教文育人到倡导弘扬人文,从培养学生到培养老师,她的名字和语文、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她的教育实践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

  20世纪80年代,于漪就提出教育究竟应该是育分还是育人的问题。这是发人深省的于漪之问。提起多年前的这一问,于漪感慨:目中要有人,而不只是分,任何一张考卷是考不出人的综合素质的。如果教育不追求德性与智性的统一,就是残缺的教育。作为教师,首要工作是育人,就是引领孩子走一条健康、正确的人生之路,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孩子是最耽误不起的。生命对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人生是一张单程票,每一站都要遇到好老师。每个孩子都是国家的宝贝、老百姓的宝贝,今天的基础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于漪说,因此我常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

  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她反复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要打得深、打得宽。基础教育是最有战略意义的,教育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安全。

  作为教师,还要清楚的是,我是中国人的教师,做好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心中必须要有中国的灯火。要指引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树民族精神之根,筑爱国主义之魂,用中国人博大的情怀,用真正的本领为中国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于漪说。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漪获得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共和国的最高荣誉,是一名教师的无上光荣。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于漪常说的一句话。91岁的她,初心不改,始终谦逊,依然年轻。她说,教师每天都有学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事,所以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能感受到精神世界的成长,不会有厌倦。

  临别,接过记者写的春联,于漪也在我们的采访本上提笔写下一句话:教师的责任大如天。

  (本报记者 颜维琦 孟歆迪)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fms.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