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民生民意 >>正文

他们是首都刑侦队伍的顶梁柱,是平安中国的守护人

时间:2021-05-11 作者:佚名来源:北京市公安局

  他们是离犯罪现场最近的人,嫌疑人遗留的蛛丝马迹,都难逃他们的法眼;他们虽不出身武林世家,却个个练就了一身寻踪觅迹的功夫,无论严寒酷暑、桥洞险坡,在现场,他们常常俯身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每一起大案要案的侦破都有他们的参与,他们就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刑事技术支队民警。

  

  他,曾参与破获了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

  李富祥,从警38年,长期奋战在首都公安技术一线,在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方面经验丰富,曾主持参加过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一根烟的功夫,他找到了连嫌疑人都无法指认的埋尸地点

  案发地在一处郊外,嫌疑人被拘捕到案已过月余。由于正值春日,野草植被生长迅速,侦查员在嫌疑人数次指认的埋尸地点均未有发现。李富祥到达现场后,并没有着急拿出勘查仪器,而是蹲下身子仔细研究起周围环境,他凭借多年经验以及丰富的知识,通过观察野草的长势区别,准确判断出埋尸地点,全程只用了不到一根烟的功夫,直到现在,小辈之间每每谈起李老的经历,无不啧啧称奇。

  

  从门外汉到痕检专家,是偶然也是必然

  高中毕业后的李富祥选择了下乡插队务农,两年多时间,他和村民同吃同住,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得空还帮着乡亲一起干,遇到不懂的,就主动向村里有经验的老人请教。

  一次偶然的机会,正赶上北京公安学校(北京警察学院前身)招生,因他平日劳动表现好,和村民相处融洽,村里就把这唯一的推荐名额给了他。经过面试、体检,他顺利进入了公安学校。由于在学校里所学知识庞杂,且不涉及具体检验,直至毕业,李富祥对痕检仍然知之甚少。

  直到1978年,公安部民警干校(中国刑警学院)招生,凭借着踏实肯干、善于思考,他被招入选,开始系统地学习痕迹检验学,学归不久便开始独立出现场。即便不值班的日子,他也会主动出现场,渐渐的,有了自己的领悟,活也干得顺手了不少。

  

  为寻“足迹”,他跑遍北京城各家鞋厂

  如果说在警校的系统学习为李富祥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那么实地调研则是他日后成为痕检专家不可或缺的经验“秘笈”。为了彻底吃透足迹检验这门学问,李富祥一有空闲,就骑着单位配发的自行车,到北京城的各家鞋厂转悠,看人家的加工过程、工艺材料、花纹式样,回来后再自己琢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记录下来,找机会和同事一同探讨。

  

  刑事技术是份细致活,也是份苦差事

  “不糊弄”,是身为刑侦技术专家的李老常说的一句话,不能因为现场勘查工作量大、耗时长,就糊弄着干。你糊弄了,就有可能错失细节,将侦查引入错误方向。严格按照勘查程序,每一步都极为细致、谨慎,生怕错过一丝一毫,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直到找到物证为止。

  除此之外,痕迹检验也是份苦差事,通宵达旦是常有的。就拿指纹来说,同一个手指的指纹,因为按压的力度、角度等不同,呈现出来的纹线条件都会有所差别,为了找到一枚特征点完全相同的指纹,常常需要看成百上千张图。技术人员出具的每个结论都需要相应的现场证据来佐证,为了缩小侦查范围,同时也为了给诉讼提供必要的证据,检验结果必须要丝毫不差才行。

  

  每出一次现场,都是一次大考

  一场考试,从来不仅是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更是对“精力+体力”的双重考验。而每次出现场,对技术人员来说,都是一次大考。

  一年冬天,在一处半封闭的荒废院子内的平房里发生了一起案件,由于案发地地处偏远,且四面被荒地环绕,现场没有交通工具,唯一的一处监控探头也没拍到人的踪迹,侦查一度陷入僵局。

  经过讨论,现场勘查人员决定通过足迹寻人。他们以在中心现场找到的一枚长度不足30厘米的足迹为样本,一个个猫着腰、提着灯,在四野空旷且杂草丛生的荒地中一寸寸的排查、寻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距离中心现场700米处的一片荒地里发现了与现场遗留下来的、相同的足迹。从午夜接到现场出警,到最终发现嫌疑人足迹,锁定嫌犯逃跑方向,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小时。

  从勘查现场回到实验室,他们与嫌疑人的无形较量仍在继续,逐个检验、逐个排除,只为找到那万中无一的铁证。无数的日夜,陪伴他们的,只有实验室的灯光和仪器运作时的轻微声响。

  

  新的时代,他们匠心依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技术人员不用再像老一辈那样,为了收集不同的足迹,挨个串鞋厂、记样式。刑事技术的进步,让青年一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享受技术革新带来的便利。

  然而新一代的他们也并不满足止步于此,主动拥抱大数据,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他们各自擅长的技术领域,勇于尝试、开拓创新,用科技手段助力侦查破案,涌现出了一批青年刑事技术骨干力量,推动着首都刑事技术科学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这些从事刑事技术的“匠人”,以“铁杵磨针”的韧劲、追光前行的勇气、守护正义的信念,数十年如一日,秉持着将罪犯绳之以法的决心,践行着入警无悔的誓言。

  在首都刑侦队伍这个大家庭中,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他们或是千里缉凶的勇者,或是出谋划策的军师,或是服务保障的先锋,他们虽然各自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却都秉持着一颗“匠心”,潜心研究、精心做事、真心待人,他们都是首都刑侦队伍的顶梁柱,是平安中国的守护人。


原文链接:http://gaj.beijing.gov.cn/xxfb/fjjx/202105/t20210510_2385883.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fms.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