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民生民意 >>正文

穿警服上课、组建“少年交警队” 这个北京民警山区支教“花样多”

时间:2021-10-15 作者:佚名来源:北京市公安局

  “你们是从哪来的啊?”

  “你是警察吗?”

  “北京是首都啊?”

  “你们要来多久啊?”

  “一年?太好了!”

  回想起半年前刚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支教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兴奋、欣喜又有些羞涩的眼神,北京市公安局民警李伟超记忆犹新。原本是一名交通警察的他,如今有了“英语支教老师”这一新的身份。

  今年国庆节前夕,李伟超专门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国庆主题的英语口语课,在讲授英语常识的同时,为学生们普及爱国知识。国庆期间,还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Iwanttosayonesentencetomyhomeland.(我想对祖国说一句话。)

  

  从小就有一个“老师”梦

  2021年3月18日,北京市公安局选派18名优秀支教民警,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支教,李伟超便是其中一人。

  “当我知道有这项任务时,第一反应就是应该报名。我想着,如果我的人生中能有一段当老师的经历,那是多么有情怀有意义的一件事儿啊。”出生在书香门第的李伟超,母亲、奶奶、姥爷、几个舅舅、舅母都是老师,从小他就经常看着母亲在家备课,背诵完课件后,再对着镜子反复讲。“这些都是作为学生看不到的,但我看到了,当老师真的很辛苦,同时也很受人尊重。”

  从那时起,“想当一名老师”的种子,就深深的种在了李伟超的心里。在得知市局将遴选一批民警作为支教老师时,李伟超在获得家人和还没来得及办婚礼的妻子支持后,便开始努力“备考”。

  “我大学时就考过了英语六级。作为一名交警,还曾在天安门地区工作四年多。那时候站岗执勤经常有很多外国人向我问路,大部分时候都没有什么难度,但有时候问我几个单词还真给我问着了,自己就很着急。”在这种情况下,李伟超赶紧寻求同事的帮助,并借机新学几个词汇。所以即使是毕业后,他的英语也一直没有落下,在2014年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考试中,李伟超的英语还取得同届学生中第一名的好成绩。

  但因市局遴选支教老师需要进行面试,且全局仅选派18名民警,英语老师仅有6名,李伟超则是拿出120分的精力去准备。

  一边要“备考”,一边又不能耽误工作,作为执勤警区警长,李伟超值班时组织警区民警开展夜查工作。那段时间,李伟超在单位,别人午休时,他就抓紧复习;晚上下了班,他在单位多看一个小时英语再回家;有时候妻子睡觉了,自己躺在床上,想起某个单词没记清楚,李伟超都还要去厕所里再背上一遍……就这样,最终,他如愿以偿被选上,前往黔西南地区成为一名“英语支教老师”。

  

  辗转2000公里孩子们见到他们十分兴奋

  从确定被选上,到出发,准备的时间很短。李伟超家里的“老师们”告诉他,“小孩子都有好奇心和荣誉心,你可以准备一些礼物,让他们对学习更有热情。”于是,李伟超自行网购了荣誉册,并向单位申请了一些宣传品,警察形象的小人偶、钥匙链……而这些,在后来,也的确成为了孩子们追捧的“紧俏品”。

  “说起支教,我就想起之前在电视剧里看到的画面,感觉都是在山沟里,教室很破旧,甚至都是茅草屋、下雨天会漏雨,教室黑板都因用得年限太长而破损发白了。”但当李伟超真的飞机转火车再转汽车,越过了2000公里到达支教所在的普安县龙溪石砚小学后,他发现,这里的地理位置虽然是在山沟里,但校舍非常规范,还有一个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后来我知道,校舍是公安部脱贫攻坚援建的,操场还是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援建的。”在这里,甚至还配备了星空教室和望远镜。

  从首都北京来到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支教,最让人担心和顾虑的恐怕就是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但是这对于李伟超来说并不是一个难题,来到了大山深处的李伟超反而有些享受。

  李伟超说:“从小出生在农村,上学之前一直跟着姥姥、姥爷在农村长大,农村养育了我,我也深深了解农村的孩子渴求知识改变命运的迫切心理。”所以能够再次回到农村、回报农村,李伟超感慨万分。来到学校,每周二、周五还要跑到3里地之外的集市上买菜,李伟超并不觉得陌生。

  “你们是从哪来的啊?”

  “你是警察吗?”

  “北京是首都啊?”

  “你们要来多久啊?”

  “一年?太好了!”

  还记得到学校的第一天,李伟超和同事们到达时,恰好是学校下午活动大课间,校园里孩子很多。看见李伟超他们,孩子们都表现得非常欢快,不断地向他们提问。“当我说到我们会在这里待一年时,孩子们激动得都跳了起来,看我拿着手机,就说一起拍一张合影。后来又过了很久,再回看照片的时候,才感慨可能这就是缘分,当时照片里有不少孩子都成了我们英语兴趣班的学生。”李伟超回忆道。

  

  将交警身份融入教学中孩子们很有趣

  因为学校相对比较偏远,这里的孩子从3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3至6年级一共11个班级,共有5名在编英语任课老师。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力度加大,山区里的老师也慢慢多了。多年前,这些比较偏远的学校,甚至很难能有一名英语老师。”李伟超到了这里后发现,虽然英语老师配备充足,但很多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却很难提起来。在试听了几节课,又试讲了几节课后,李伟超逐渐有了自己的授课思路。

  

  作为老师正式上的第一节课上,李伟超穿着警服出现在了讲台前。“我觉得第一节课意义非凡,支教民警要亮明身份穿警服是非常必要的,还会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第一节课上,李伟超问孩子们,为什么想学英语,很多孩子答不出来。李伟超便把自己之前在长安街执勤,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一听,觉得学习英语可以和外国人交流,很有趣,瞬间课堂氛围就被带动起来了。李伟超则借机鼓励大家,以后如果想考大学、读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也必须要学英语。”

  随后,李伟超又将自己交警的身份融入到了教学中。“我问大家有没有见过红绿灯,红绿灯是什么颜色的,然后问彩虹。”当孩子们回答了李伟超各种颜色后,李伟超说“大家想不想学一首英文歌?”

  “想!想!”用了一节课,学生们就基本上学会了《Rainbow》彩虹歌。

  在以后的教学中,李伟超还不断思索研究提升学生英语兴趣、英语技能的方法。他自己买了科学实验类的道具,在课堂上做实验,让瓶子里出现彩虹的7种颜色,给孩子们拿在手里看。“这样一来,他们对这些颜色单词的印象就更深了。”逐渐的,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这名“花样多”的警察老师。

  前期通过采取“三听一参考”措施,李伟超确定了“五个一”学期教学任务,“每个人要会用英文自我介绍,会唱英文歌,会表演英语短剧”等要求下,一个学期后,很多原本上课比较沉闷,从不举手发言的孩子都好似换了一个人一样。“他们的英语老师都来跟我说,那些孩子现在回答问题特别积极,敢说了,自信了。”

  

  给33个孩子一份独特的记忆

  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演出中,李伟超就组织孩子们表演了英文歌曲串烧活动,共有4首英文歌曲,就包括了第一节课上教授的那首《Rainbow》彩虹歌。说起这次让李伟超都难忘的六一儿童节的表演,其实前期的组织并不顺利,回忆起如何“连哄带骗”的鼓励孩子们上台表演,李伟超印象颇深。

  想要节目效果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歌不光要唱得好,统一服装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有足够的“仪式感”。但这里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甚至还有孤儿,大部分孩子家里条件并不好,除了校服,基本没什么别的衣服。面对着这种情况,李伟超想方设法,多方共同努力,终于为孩子们解决了统一的演出服装。

  虽然很多孩子上课变积极了,一说要上台表演节目,还是有些胆怯、害羞。“我私下问他们,想表演节目吗?他们说想表演,但怕自己演不好。”李伟超就不断地做孩子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要敢于上台展现自己,提升自己,终于所有的孩子都都鼓起勇气站到了舞台上……此外,李伟超还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风车、2个苹果,在表演结束后,大家齐声说了三遍“Thanksforteachers”,再把苹果送给校长和老师们。“开展支教帮扶,英语专业讲授是一方面,扶智与扶志并举同样很重要,我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将来长大成材记得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师、学校、家庭和政府。”

  后来,很多老师都说,直到现在,那个包装苹果的盒子他们都还留着。有些孩子还主动把风车送给了老师,“即使他们自己也很喜欢,但还是主动送给了老师,我觉得他们非常棒。照片也是很有意义的物件,活动结束后我给每人都洗了两张照片送给他们,我希望他们能够记住这次美好的经历”。

  

  解决学校交通难题组建“少年交警队”

  从民警,到英语老师,李伟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警察身份,在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多为学生交通安全工作做出努力。在课堂中,无论讲到红绿灯,还是别的模拟场景,他总会将交通安全融入进去,让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懂得了更多交通法规。

  “我还记得最开始我问孩子们,以后想当什么?他们很多人不知道,一部分人说想当老师。但等到上半学期结束后,很多孩子主动跟我说想当警察,警察太帅了。”

  李伟超任教的学校,距离校门口500米外的320国道因地处偏僻,交通设施并不够完善,机非行人混行,由于依山而建,路面高低起伏、道路蜿蜒曲折,侧向净空不足,驾驶员视觉盲区多、视距短,但这却是学生上下学、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而且他还发现好多孩子的父母骑摩托车不带头盔、接送孩子时车辆停放无序、普遍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在李伟超刚来任教不久时,还出现过几十名学生乘坐黑车上下学的事件。虽然黑车司机已经被拘留,但是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还需解决。于是学校便紧急邀请李伟超在内的4名北京支教民警,与属地街道、交警队一起开会,商量如何解决学生交通安全问题。

  “我当时建议,看能不能联系公交公司,让公交车每周日上学和周五放学时开进学校,门对门接送学生,这样能够极大减少学生上下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后来,李伟超的建议被学校采纳了,经过协调街道相关部门与公交公司协商,很快实现公交车进校园的举措。

  随后,李伟超还联系了属地交警队,安排交警在上下学时,在学校门口疏导交通。印制交通法规宣传单,派发给家长。协调加强学校门前国道的交通疏导、隐患排查治理、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全力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按照传统的宣传手段,有时候交警或者我们老师宣传,家长可能不太会在意,我就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学校一起商量,能否从学生角度出发,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成为掌控交通安全的主人。”借鉴北京市交管局2013年“学生群体交通安全教育年”的实践成果,6月1日,普安县龙溪石砚小学“少年交警队”正式成立,这也是普安县第一支校园学生“交警”队。

  此后,每周家长会,都会有“小交警”穿着制服给家长们讲交通安全,一方面锻炼自己,带头成为交通安全的“守法者”、“护法者”,另一方面,用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督促学生家长们积极配合学校、配合自己的孩子遵守交通法规。

  后来,每到学生上下学,接送孩子的家长也会慢慢注意自己的交通行为,头盔戴了起来,车辆停放也普遍规范了起来。“少年交警队”以学生为纽带,将交通安全意识养成最大限度辐射家庭、地区,将文明交通习惯带进家庭、影响社会、作用社会。

  李伟超还利用个人专业所学通过学校门前开展道路调研,配合属地交警队撰写了一份道路组织优化报告,提出加装减速带、减速让行标志、交通安全广角镜、隔离带等建议。“虽然我来这边支教只有一年时间,但我想尽量把我个人所学的,都教给孩子们,尽量让他们健康安全成长的情况下有所收获。”

  就像李伟超在参加面试时说的:“GivemeachanceandIwillgivechildrenasky”。(给自己一个机会,给孩子一片天空。)

  2021年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李伟超在朋友圈发了很长的一段文字,形容这一天,对于自己可能是“空前绝后、绝无仅有”的一天。从早上校门口收到校长亲自献上的鲜花祝福,到上午课间操全校节日庆祝活动,中午跟着其他老师蹭到班级活动,收到孩子们的祝福……

  “不知道若干年后,有一天当我站在马路执勤时,蓦然回首往事,我会不会怀疑这是不是一个我做过的最真实的梦: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绿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伶俐。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广袤的大山里。”李伟超写道。


原文链接:http://gaj.beijing.gov.cn/xxfb/fjjx/202110/t20211011_25102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fms.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