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以数字产品为对象的侵权行为多发 北京检方全面引入技术调查官

时间:2022-04-30 作者:佚名来源: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曾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软件激活码,单价往往不高,但是这背后却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从2016年到2019年,通过网店销售软件激活码、密钥,提供软件下载链接、安装服务,林某某等四人从这桩生意中非法牟利3000多万元。2021年,这四人因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到两年六个月不等。

  “知识产权侵权的网络化、技术化趋势明显。”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朝霞介绍,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数字产品为对象的侵权行为多发,数据模型、数字版权、云服务平台软件等均有涉及。

  近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的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市检察机关依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40人,办理相关民事监督案件153件,行政监督案件79件,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45人。

  一系列典型案例折射出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海淀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权利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统一通信平台系列产品,行为人利用工作便利,非法获取公司研发产品源代码,伪装成“自主研发”产品,离职后对外销售以非法获利。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利用“爬虫”“撞库”“云储存”等科技手段实施侵权行为,呈现知识产权犯罪与计算机网络犯罪交织融合的样态。通州检察院办理一起侵犯著作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犯罪案件,犯罪团伙利用“撞库”技术从多家文学作品网站窃取数万条会员信息,不仅非法对外出售个人信息,还破解网站加密算法,利用上述会员信息登录网站,非法获取海量电子图书,继而转载到自己开设的盗版网站供他人浏览,以流量赚取广告费,涉案电子图书高达11万余册。

  张朝霞表示,在北京,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需求和“老字号”保护需求日益突出。涉“老字号”案件既包括传统的刑事打假领域,也包括商标行政监督类案件。部分“老字号”企业因历史原因长期存在注册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之争,迫切需要加大司法保护力度。四分院办理的一起行政诉讼监督案件,检察机关查清相关商标纠纷的历史原因,注重个案背后的诉源治理,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一揽子解决相关商标纠纷,促进商标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表示,检察机关在诉源治理方面大有可为,这样的经验有助于解决知识产权案件“案多人少”的难题。

  侵权假冒类犯罪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更强。2021年,侵权假冒类犯罪案件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总数的87.2%。有的案件系“网上定制”,通过网络黑灰产定制“仿真度较高”的虚假商标标识,产业化、链条化特征明显。有的案件系“旧货翻新”,有的则“真假混卖”,大多数消费者难以辨别。

  此外,企业核心信息泄露现象时有发生。在北京,2021年办理的大部分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系行为人离职时非法持有企业核心技术信息而引发。部分案件反映出,有的企业因未能有效保存研发记录,亦未明确核心研发人员范围,导致难以证明知识产权权属;有的企业内控机制不完善,对商业秘密未采取严格保护措施。

  朝阳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行为人原系某科技公司部门经理,在离职之际破坏公司核心机房的专用主机保密封条,私自拷贝公司核心数据,给权利公司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近年来,北京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北京检察机关在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中全面引入技术调查官。与北京知识产权局建立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实现技术调查官、专业调解员等资源共享。积极在专利确权、商业秘密等重点案件中引入技术调查官,不仅辅助检察官审查技术性证据,还参加公开听证等活动,为案件办理提供技术支持。

  在海淀检察院办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中,行为人将在权利公司任职期间掌握的技术信息和市场经营信息带入新公司用于销售相同商品,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给权利公司造成严重损失。因案件技术涉及光电领域,检察机关聘请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的研究员作为技术调查官,协助检察官查阅版本管理器中数百万行代码信息和数百行修改日志记录,辅助锁定有被告人署名的代码版本,对涉案密点进行专业分析,为检察官提供支持,形成“法律+技术”的合力。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殷强长期关注知识产权问题。在他看来,在青少年群体中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尤为重要。当前疫情背景下,线上授课、论文网站使用等衍生出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殷强认为,司法实践应当更加主动作为,跟上快速发展的现实脚步。

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bjjc.gov.cn/bjoweb/mtbd/113653.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执法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执法资讯网 zfzxw.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