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病”离职难平安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原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沈曙寰在察觉可能案发后,企图“一辞了之”;中国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到龄退休前一个月辞职……在日前媒体曝光的典型案例中,“逃逸式辞职”再次引发关注。
现实中,总有一些问题干部妄想“退了退了,一退就了”。有的以为提前退休、辞职后无职无权,组织上就会网开一面,违纪违法的旧账可以“一笔勾销”;有的搞起“期权式腐败”,在位不收退休收,在岗不收离岗收,辞职后到原业务管辖范围内企业任职,捞好处收回报。如此种种,挖空心思在辞职、退休上“做文章”,妄图以此逃避党纪国法的制裁,着实打错了算盘。
“离职”并非“离管”,反腐惩恶也不存在“既往不咎”一说。党纪国法对各类公职人员离岗后从业行为均有严格要求。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明确,已经退休的公职人员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政务处分,但是可以对其立案调查;已经离职或者死亡的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离职公职人员违法乱纪问题专项整治,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离任公职人员划出“硬杠杠”,把好“出口关”。事实一再证明,退休、离职并非进入“保险箱”,任凭其腐败潜藏多深多久、花样如何翻新变异,终难逃纪法惩处。
若要平安,先莫伸手。党员干部,无论是在任时还是离任后,对党纪国法都要心存敬畏。要知道,人可以退休离职,但纪法不会缺席。严防问题干部“逃逸式辞职”、搞“离职腐败”,须从多方面着力。要加强对离职公职人员的监督管理,做好离任审计,重点关注其任职期间相关问题和决策情况,不能让问题干部“说走就走,想走就走”。同时,细化相关规定,划定公职人员离职后的“从业红线”,不能进入的行业、企业坚决不允许进入。还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离任公职人员从业情况进行跟踪监管,排查离职退休人员突击入股、违规返聘等违规违纪问题,截断“离职腐败”变现之路。(松向云)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lzsp/202302/t20230221_6909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开好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坦白才是唯一出路
- 公安县人民法院推诿并...2020-06-17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2020-05-26
- 新时代“枫桥经验”助...2020-04-30
- 2020年金稻穗计划...2020-04-29
- 党建|贵州农信:在“...2020-04-29
- 心理咨询乱象丛生:四...2020-02-11
- 广东各地强化监管守护...2020-04-30
- 检察机关有义务保障犯...2020-02-11
- 商务部:全国26家连...2020-02-11
- 警企携手筑防线 春寒...2025-04-21
- 东风派出所“把脉问诊...2025-04-07
- 东风派出所深入生产一...2025-04-07
- 是“正常执法”还是“...2025-04-04
- 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2025-04-02
- 东风派出所进企业,筑...2025-04-01
- 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2025-03-26
- 执法内参通知2020-09-24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2020-07-15
- 温县汜水滩村有人偷挖...2021-05-24
- 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2020-11-25
- 公安县人民法院推诿并...2020-06-17
- 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2020-11-25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2020-05-26
- 致滕州市人民政府马宏...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