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防范食品“学历造假”乱象
当前,标榜“农科院研制”“某大学开发”不断成为网红食品的新卖点,食品“高学历”现象愈发常见。然而,多款冠名“高学历”的食品不仅存在不实宣传,价格虚高,甚至还会出现检测不合格等质量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之所以频频出现此类食品“学历造假”现象,既有无良商家期待通过虚假宣传扩大销量牟利的因素,也有消费者认为含有农科院、农学院或者高校食品学院研发的食品品质更加优良的片面思维推波助澜。总之,在消费者更加注重食物有机健康的当下,“高学历”食品也更加容易引诱消费者掉入商家刻意构建的消费陷阱。
从法律视角看,食品“学历造假”是虚假宣传的一种形式。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欺骗或误导消费者,不得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商家为了售卖食品而伪造“高学历”,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又侵犯了相关“农科院”“知名大学”等单位的名誉权。因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相关权利人,均可让违法宣传的经营者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但刑罚并非目的。为了防范食品“学历造假”,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食品、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高学历”网红食品的质检、监督和抽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维护食品市场秩序。食品行业机构应当强化自治,可以通过建立“高学历”食品白名单,将假冒伪劣食品纳入“黑名单”等举措,推动行业规范清源。执法司法机关要依法提高违法成本,严格追究发布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发布虚假广告的行政问责及刑事责任。最后,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和维权意识,科学理性购买“高学历”食品,收到不合格或货不对板的商品,应当及时退货,如遭到无理拒绝,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原文链接:http://www.nxzfw.gov.cn/zfxt/zfsp/202404/t20240423_8625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法治为“买青山”模式降风险
- 交警队这下出事了,9...2020-05-09
- 贵州省威宁县么站镇:...2020-02-12
- 贵州省威宁县么站镇疫...2020-02-12
- 致辽宁省委陈求发书记...2020-05-07
- 最高检:按下扫黑除恶...2020-04-30
- 依法惩治涉窨井盖犯罪...2020-04-30
- “两高一部”下发指导...2020-04-30
- 青海:分析研判会把脉...2020-04-30
- 检察机关办理涉窨井盖...2020-04-30
- 连续8年突破“千万箱...2024-11-27
- 农业农村部与中国人保...2024-11-27
-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国务...2024-11-27
- 王沪宁会见新加坡国务...2024-11-27
- 中国检科院专家获20...2024-11-26
- 《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2024-11-26
- 王振江率团访问柬埔寨...2024-11-26
- 第十五届农业贸易政策...2024-11-26
- 招商不能“一招了之”2024-11-26
- 执法内参通知2020-09-24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2020-07-15
- 温县汜水滩村有人偷挖...2021-05-24
- 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2020-11-25
- 公安县人民法院推诿并...2020-06-17
- 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2020-11-25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2020-05-26
- 致滕州市人民政府马宏...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