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带货”,可能会“带祸”
时间:2024-08-13 作者:佚名来源:河北长安网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题:这样“带货”,可能会“带祸”
新华网记者熊嘉艺、杨淑馨
“宝宝们,这件衣服是今年新款,官方价近千元。今天我们直播间给大家破价,只要200就能带走……”直播间里,名牌服装卖出“骨折价”,很难让人不动心。
近日,浙江德清警方打掉这样一个低价售卖假冒名牌服装的网络直播售假团伙,案值超500万元。
“一个月就能变美丽”“行业内唯一的专利”“跟大牌的成分完全一样”……打开带货直播,夸张渲染的广告词屡见不鲜。
而现实却是,某些博主口中有着“神奇功效”的产品频频暴雷,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商品频频出现。建立在网络诚信基础上的推荐分享,演变成了无底线的“恰烂饭”,消费者成了“冤大头”,为带货广告里的表演“买单”。
一些虚假带货广告泛滥的背后,是一个由商家、博主组成的产业链条:商家利用虚假广告迅速捕捉消费者眼球,不惜夸大其词,玩弄“文字陷阱”,实现流量变现。博主“一股脑”只管卖出,售前不“试用”,售后不负责,对着镜头“博出位”“使劲夸”。
如此带货,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直播经济生态。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发布虚假宣传广告需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者需承担刑事责任。多个部门联合印发方案,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的质量管控和追溯,依法承担商品和服务质量保证、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
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消费者权益,不是带货,而是带“祸”。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带货主播为此口碑尽毁,甚至吃了官司。这样的教训值得汲取。(参与采写:李俊豪)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pingan.org.cn/zflt/626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划好“责任田”,拒绝乱“甩锅”
下一篇:反网暴有法可依
热门资讯
- 子洲县城投公司及三成...2020-05-07
- 以更大的决心和行动解...2020-04-30
- 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2020-04-30
- 联防发布会:重点场所...2020-04-30
- 青岛人 如需知识产权...2020-04-29
- 名人直播带货应承担代...2020-04-30
- 垄断市场令人不齿,3...2020-04-30
- 疫情更凸显预付卡风险2020-04-30
- 力戒形式主义,打好全...2020-04-30
最新加入
- 警企携手筑防线 春寒...2025-04-21
- 东风派出所“把脉问诊...2025-04-07
- 东风派出所深入生产一...2025-04-07
- 是“正常执法”还是“...2025-04-04
- 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2025-04-02
- 东风派出所进企业,筑...2025-04-01
- 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2025-03-26
精品推荐
- 执法内参通知2020-09-24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2020-07-15
- 温县汜水滩村有人偷挖...2021-05-24
- 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2020-11-25
- 公安县人民法院推诿并...2020-06-17
- 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2020-11-25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2020-05-26
- 致滕州市人民政府马宏...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