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莫大于欲得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语出《道德经·第四十六章》,意为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为严重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深重的了。在欲望面前,知足知止、适可而止,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咎者,灾也。失控的欲望,灾之始也。《三国志》记载,曹魏将领王昶清廉有政声,他说:“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一个人若只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那必然会有困窘发生,会有灾祸降临。《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上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贞观政要·慎终》有云,“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由此可见,为名缰利锁所缚、为金钱欲望所俘,不加以限制的欲望最终会害了自己。
人人生而有欲,但须分清可得之欲与不可得之欲。诸如求知欲、成长欲等,是可得之欲,能够激励个人成长进步;而贪婪非分的欲望,则是不可得之欲,会使人私心膨胀,长此以往,更会一步步击溃思想堤坝、铸成大错。《庄子·让王》有云:“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知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闲自得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老子提出“知足常足”的观点,他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正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公孙仪嗜鱼不受鱼、杨震“四知”拒金、子罕辞玉的欲之有节,到当代共产党人的楷模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牛玉儒等的见欲知止……古往今来,无数先贤榜样面对欲望时,无不保持强烈的警戒意识。节欲作为一种可贵的价值取向,引导人们不断修身养性,在为人处世中规范言行。现实中发生的一个个案例也无不在警示我们,导致个人、家庭、集体灾祸的背后,终究是贪欲在作祟。因此,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人生之船才能行稳致远。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保持政治定力和清醒头脑,远离奢华的迷雾、防范贪婪的陷阱、战胜心中的欲望,多一些及时的反省、少一些迟来的忏悔,自觉秉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操守,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诱,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奇)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lzsp/202411/t20241129_9500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柳江区: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 深化警示教育标本兼治
下一篇:以清白遗子孙
- 席小鸿调研合作市法院...2021-04-30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2020-07-01
- 跨省游解禁,快快收拾...2020-07-20
- 习近平寄语广大少年儿...2020-06-01
- 且兰之难——古镇热潮...2020-07-20
- 创意加持,400多年...2020-07-20
- 暑期迎来跨省游重启,...2020-07-20
- 舟曲县院组织召开“推...2021-03-30
- 请农民朋友及时查收这...2020-07-14
- 警企携手筑防线 春寒...2025-04-21
- 东风派出所“把脉问诊...2025-04-07
- 东风派出所深入生产一...2025-04-07
- 是“正常执法”还是“...2025-04-04
- 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2025-04-02
- 东风派出所进企业,筑...2025-04-01
- 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2025-03-26
- 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2025-03-26
- 执法内参通知2020-09-24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2020-07-15
- 温县汜水滩村有人偷挖...2021-05-24
- 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2020-11-25
- 公安县人民法院推诿并...2020-06-17
- 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2020-11-25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2020-05-26
- 致滕州市人民政府马宏...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