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甲烷大会: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甲烷监测、报告和核查(MRV)体系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控排对于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5月18日,2025甲烷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面向‘十五五’:创新与合作”为主题,聚焦全球甲烷治理的新进展和国际实践,汇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企业代表和研究机构代表,共同探讨甲烷控排的政策、技术和投融资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各行业在甲烷排放控制、监测和减缓等方面开展积极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国内外加快推进甲烷控排
今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气候状况》指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都达到了近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近年来,全球气候科学研究显示,由于甲烷短期增温效应强,寿命周期相对较短,控制甲烷排放对于全球快速遏制气候变暖,扩大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窗口期具有重要作用。甲烷还是天然气、煤层气和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控制甲烷排放在气候、能源、环境和安全等领域能起到多重效益。
鉴于此,近年来,全球加快推动甲烷进程,取得积极进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了甲烷排放观测平台,并构建了甲烷警报和响应系统。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甲烷排放管控,2023年11月,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发布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为我国开展甲烷排放管控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说。
此后,我国的甲烷控排力度持续加大。“我们修订了《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将禁止排放的煤矿瓦斯体积浓度限值由30%降低至8%。还发布了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项目的CCER方法学,为支持甲烷控排打好基础。”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刘杨说,通过综合利用排放限值标准和市场激励手段,有助于推动我国甲烷排放管控取得新成效。
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随后介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展:“过去一年,欧盟正式发布了首部针对甲烷排放的法规,涵盖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的直接甲烷排放;加拿大则聚焦垃圾填埋场排放管控,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控排目标;哈萨克斯坦、巴西、智利等国也通过立法与国家战略加强本国重点领域的甲烷治理。这些努力共同构建起全球甲烷治理政策的合力。”
基础能力建设面临挑战,“十五五”期间须加快推进
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华清介绍,尽管有150多个国家参与了“全球甲烷承诺”,但从数据来看,这些参与全球甲烷控排承诺的国家,总体排放量不降反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球在甲烷管控方面“尽管目标很具雄心,但现实还是很有挑战的”。
甲烷控排是全球性议题,长期而艰巨,需要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来实现。正如美国环保协会能源转型高级副总裁Mark BROWNSTEIN在发言中所说:“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有相应资金,投入甲烷控排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开展全球性甲烷控排,理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综合考虑排放历史、现状、治理能力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多重因素,科学分担责任,以推动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积极效果。
从我国自身角度出发,夏祖义认为,目前甲烷排放管控还存在目标导向不够清晰、数据基础薄弱、甲烷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不甚完善、甲烷管控政策机制和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创新金融工具应用有限等现实问题。秦虎也提到,在甲烷排放与核算标准、监管体系、投融资以及全产业链协同减排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都是未来5年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未来如何更好地落实《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如何更好地进行甲烷控排,以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徐华清认为,重点在于加快构建围绕甲烷等所有温室气体的观测、监测、核查等智能化网络体系。同时,要强化甲烷与其他温室气体的协同管控。
“我们将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甲烷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甲烷排放的核算,逐步开展甲烷排放因子更新。继续公开征集甲烷控排方法学,择优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刘杨说。
随着甲烷控排行动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甲烷投融资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中也提出要创新完善经济激励政策。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甲烷投融资工具,但在现有的绿色金融体系标准中,已经不同程度地纳入甲烷。但甲烷控排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部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缺乏对甲烷的了解和重视,投融资标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此,中节能咨询公司总经理王晓建议,在政策制定方面,应完善甲烷控排相关金融标准,加强对甲烷控排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推动更多甲烷项目纳入碳交易体系当中。在金融创新方面,分行业制定完善的甲烷控排投融资框架。在支持企业转型方面,创新整合多元化金融产品,建立甲烷排放的信息披露制度。
本次大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和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联合主办。《2024—2025全球甲烷控排进展报告》《金融赋能助力甲烷减排解决方案——甲烷投融资系列课题研究报告》同日发布。
下一篇:没有了
- 着力在“六个进一步”...2021-03-31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2020-07-17
- 不忘初心跟党走 党的...2021-04-30
- 新华社北京4月5...2020-04-07
- 中国—阿联酋旅游合作...2020-07-17
- 甘肃省委书记专题调研...2020-07-24
- 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厅党...2020-07-22
- 河北省开展“碧海20...2020-06-22
- 广交会“云开幕”,李...2020-06-17
- 丁薛祥会见荷兰外交大...2025-05-23
- 赵乐际同土库曼斯坦议...2025-05-23
- 2025甲烷大会:建...2025-05-23
- 新型缓控释肥耦合干湿...2025-05-23
- 韩俊在浙江调研时强调...2025-05-22
- 王毅会见阿富汗代理外...2025-05-22
- 警民携手筑防线 反诈...2025-05-19
- 东风派出所五一我在岗...2025-05-12
- 24小时雷霆出击!2...2025-04-30
- 执法内参通知2020-09-24
-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2020-07-15
- 温县汜水滩村有人偷挖...2021-05-24
- 致中共青岛市委王清宪...2020-11-25
- 公安县人民法院推诿并...2020-06-17
- 致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2020-11-25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2021-06-23
- 农业农村部召开农业农...2020-05-26
- 致滕州市人民政府马宏...2020-07-01